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刁家大院发表时间:2022-06-25 14:41 一、刁家大院概况 刁家院子位于松溉大阳沟街旁,是古镇的中心区域,也是重点保护建筑分布最密集的四合院区域。因一直有人居住,结构维护,修缮状况相对较好。刁家院子紧邻邵家院子,梅五院子,团结院,对面是荛家、白果园。是保存较好的民居之一。 (一)刁家大院建筑特点 刁家大院建筑特点,据《松溉古镇》记载刁家大字为合院式住宅型院落。 大院房屋四面围合,中间留空成天井,中庭形成活动空间。具有很好的封闭性。四面高墙之内,关起大门成一统,自成天地。其所有房舍的正面都朝向中庭,对外除临街开有很小的高窗,其他外墙皆没有窗。 居住其中冬暖夏凉,比较宜居。冬天,天气寒冷,院落整体封闭,房屋能够抗寒保暖。冬天太阳高角度低,宽敞的中庭又可以被利用起来争取更多的日照。夏天,日照强烈,太阳高度角大,又能遮阳。合院式院落中庭既可以满足采光要求,又有利于通风纳凉和屏蔽强烈的阳光辐射,加之青瓦屋顶又很好地解决了室内空气流通的问题。 刁家大院,有很好与外部隔断的自我保护作用。但同时也具备满足通风采光和家人休憩娱乐需要的功能。中庭为各方房屋的公共空间,而连接四周的围廊又把所有房屋沟通起来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。 刁家大院规模并不算太大,则有自律收敛之意。院及花园四周有高墙包围,其格局间接表明,选用合院式建筑为居所,有隔断外人窥探的作用,从而安全“藏富”“藏私”。 刁家大院院内窗户装饰等很考究,显示了其家庭财富和追求的品位。另一方面,刁家大院的屋脊装饰其造型非龙似龙,在封建时代的民居上也十分特别。 (二)刁家大院修建及变迁 刁家大院修建,应从松溉刁氏家族的入川发源说起,需要建筑研究文献结合刁氏家族谱及房契等历史资料考证。(因办理房产证,也可能在相关部门查得了房契及其他证明材料) 据刁家长辈传述,刁家大院传脉于江津刁世范祖后十三代刁养成,其后代子孙刁志(智)?、刁登堂在道光、咸丰年间建了刁家院子。(到底从世范祖哪个分支何地搬迁过来,需至江津刁家祠堂和根据建筑等其他渠道寻求佐证) 清末民初,刁家大院家境达到鼎盛时期,除镇上的药铺、绸缎铺、糖果铺,在中坝、打鼓山(通住石蟆的路的中间)、朱沱等地拥有田产。扩展了院子规模,还修建了别院。面积如图中建筑使用面积约890平米,后花园约350平米。
?图需重新画
此件原件已交于当年的房管所 民国后期,因为战乱生活动荡不定,刁家大院家境逐步衰败,刁家大院已没有清朝大院的繁盛景象,唯有正堂屋的供堂,肃目的牌位与八仙桌椅,显示着大家庭曾经的繁荣。 据老辈回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刁家院子的景象: 刁家院子临街门面称为下堂屋。东西两边叫厢房,分设有有三个厨房(三房人居住),还有粮仓,茅厕等设施。中间是个较大的天井花园。花园一边种有梅花树,梧桐树,有个石鱼缸。花园里还有好多盆景花之类,很整洁漂亮。天井上方是大堂屋。堂屋两边是八椅四靠,正中有高约2米的神龛,神龛写有天地君亲师位的牌位。高2米,宽1米,厚30公分。院子后面是个大花园,大花园含别院的后花园,种有各种花草还有橙子、龙眼、柑橘、桃树等果树,芭蕉等植物,后花园后面还搭有一个小草房。大院四周包括花园用高墙层层围拦,有庭院深深之感。 刁家大院别院的情况:有一很小的天井,相对阳光不太充足。 2022年3月刁家三位老人刁乾明、刁若兰、刁乾定凭记忆分别提供了刁家大院的复原和分布图(未含别院): 解放后住刁家大院的主人因为求学或工作变动陆续迁出,房屋或空置或出租或出售甚至有占用之嫌。后刁家子孙又购回部分房屋。至始至终,刁家院子都有后人掌握着房产和部分房产。 目前,刁家大院因空置、占用、出租、分零转售,各种不同时期的修缮导致原貌全非,屋内陈设更是毁于一旦。室内还保留有老墙体为泥夯而成,厚约1.1尺。成份主要是泥、石、瓦,还加有竹条,因现还有人居住,整体结构还有保持。 (三)刁家大院后人 松溉刁氏家族血脉源于江津刁家乡刁世范祖,据炎黄刁氏网时范公脉系流源概述:明初,时赞叔祖赴任广东高州府中营参将,落业广东。明洪武三年(公元1370年),时范公离鄂赴贵州任仁怀县令,此后又任浙江仁和知县,并陛任浙江湖州知府。最后,随大将军奉诏平蜀,选授重庆府尹,年迈解组归田。于洪武二十五年(公元1392年),择址四川江津刁家场子溪定居,为我族入川落业江津一世祖。自时范公落江津以来,经历了六百多年的时代变迁,其位下虽支分派衍,播迁各地,但世系衔接十分清楚,现已传二十九世。 现在江津刁家乡保存有刁家祠堂时范墓碑,并刻有墓志和时范祖遗训。 由于刁家大院族谱丢失,据老一辈传述,松溉刁家大院近十代字辈“德养怡(音)兴(音)智(音)登啟福乾坤” 根据回忆刁家近五六代祖辈皆读私塾,教孔孟之道,女子学女儿经,并学算术珠算之类。刁家大院从登堂公开枝散叶,刁家院子后人遵照祖训,忠厚传家,勤俭立身,艰苦创业,不倚权势,不享乐放纵,重义重道,清白人生的家风传承。 清朝民末清初时期,刁家大院主要靠经商、土地农耕收租兴家立业。到民末后期,刁家大院的人在时代背景下,跟当时很多文化一样,是率先觉醒的一批人,他们忧国忧民,在迷茫中求真,而又迫于生活压力,靠知识文化各处谋职。刁家大院出了抗日英雄,解放军革命烈士。因为战乱颠沛及医学条件,早期男丁都过世早,靠内眷变卖土地维持生计,养育儿女成人,解放后刁家大院后人大多弃商从教,在永川有教师世家之美誉。中华传统文化,优秀家风礼仪仍是刁家大院家族最基本、最深沉,最坚守的传承,传承发展到现有子孙(待梳理)人,从事着教师、建筑、医疗、IT、美术、农业等各行各业。
(以下不属简介范围) 刁家大院工作室成员介绍 刁乾明:刁壁先之二子,生于1933年,松溉人。就读于达民小学、精诚中学,江津窑专,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,参加四面山剿匪战斗,战头中受伤,立三等功。曾到朝鲜战场慰问、1951年中印战争随部队文工团前往中印边境慰问。转业后就读北京化工学校,毕业后在北冶金部、北京化工局、六机部任化学分析技术员。1970年逢令调往四川支援三线军工企业建设,化学工程师。擅长国画书法 刁乾定:刁壁先之四子,生于1938年,求学之路艰辛,先后就读于松溉中心小学、达民小学、松溉中学(永川第二初级中学)、永川中学高中毕业,1956年特招经高考录入防空军南京雷达学校(后改为空军武汉雷达学院、现为武汉空军预警学院),毕业后留校任教,从事雷达、计算机教学四十余年直至退休,副教授,正师级待遇。 刁若兰(坤字辈):1937年12月出生在刁家大院别院。父亲刁乾元因历史问题早逝,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叔父刁乾利、婶母李岚帮助下,先后在中心小学,达明小学松溉中学读书,考入永川师笵初级师范生,后升入永川师范中师,57年7月中师毕业。先后在綦江县永新区中峰乡完小、永川县三教镇完小、永川跳石河完小、永川教育局、永川第十一中学工作直到退休。其祖母(97岁)和母亲(92岁)高寿被其细心照顾,奉养天年,在文革时期,经受各种压力,始终保护母亲和祖母周全,因其生长于长房,长期在祖母膝下承欢,内宅闲聊中记下了很多珍贵的刁家院子的历史变迁和人物细节。 刁勇(坤字辈):1967年生于武汉。武汉华中工学院建筑系毕业,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工作,现中冶南方武汉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,正高工,国家注册建筑师。 刁永西(谷雨)(坤字辈):谷雨,198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装璜设计专业。1987年9月-1992年7月,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展览办公室从事展示设计工作;1992年8月-1995年5月,于光明日报主办《生活时报》美术编辑;1995年7月一2018年10月,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师,在此期间有自己创作的作品获奖,带学生获全国性奖项以及获得过最佳指导教师奖。出版《谷雨摄影作品集》以及《绳之舞》自创作品集并在相关业内期刊发表文章及作品。 刁雪萍(坤字辈):1968年出生于北京,毕业于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,高级经济师,国企中干。在央企465厂机要秘书、在市政设计院、渝富集团先后从事人力资源、风控、党群行政等工作。热爱写作,创有半径圆自媒体,多在国家级媒体发表作品。2009年、2010年分别从堂姐刁若兰和外姓人手中购回刁家大院大部分房屋。 刁亚铃(谷米)(坤字辈):谷米,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,从事儿童绘本创作及泥塑创作。绘本代表作品有《小莫里安想飞系列》《生蛋快乐》《青蛙国王》等。其部分作品输出至海外,曾经设计并采纳的有中国国际网球公开赛,《英语周报》,北京渔阳国际滑雪场等吉祥物设计及策划延展。 |